COP15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“新十年”******
(生物多样性大会)COP15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“新十年”
中新社昆明10月15日电 题:COP15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“新十年”
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陈静
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(COP15)第一阶段会议15日下午在中国昆明落幕。大会成功举办高级别会议,发布了“昆明宣言”,推进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的进程,为下一阶段会议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·穆雷玛评价称,“此次大会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大会,让生物多样性恢复走上‘复苏之路’。”
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高级别政治推动力
受新冠疫情影响,COP15的会期两次推迟,最终确定于今年10月和明年分两阶段举行。刚刚落幕的第一阶段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,包含高级别会议、生态文明论坛等,吸引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,共计5000余位代表参会。
在为期两天的高级别会议中,共有9位国家政要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出席了领导人峰会,119个缔约方和26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共计125位部长级代表和24位驻华大使出席了会议。会议规格之高,出席的国家领导人之多,在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历史上是第一次。
会中,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呼吁,各国要团结一致,采取务实行动,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。要尽快采取行动,促进知识创新和惠益分享,加大资金、技术和能力保障等。
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、COP15主席黄润秋称,此次高级别会议,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高级别的政治推动力,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“昆明宣言”,指明新十年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
第一阶段会议13日通过“昆明宣言”,这是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。“昆明宣言”承诺确保制定、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”,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,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,进而全面实现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2050年愿景。
除此之外,“昆明宣言”还作出“增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施‘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’所需的资金、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”“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或‘主流化’到决策中”“加强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”等16项承诺。
伊丽莎白·穆雷玛表示,“昆明宣言”集中反映各方的政治意愿,向国际社会发出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强烈政治信号。
中国方案,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
本届大会主题为“生态文明: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,这是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首次将“生态文明”作为大会主题。会期,线下现场还举办生态文明论坛,围绕“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”“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”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:从理念到实践”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,并发布“保护生物多样性,共建全球生态文明”倡议。
“生态文明”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等中国智慧,成为此次论坛的热频词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·安诺生说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已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,这提升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引领者地位。伊丽莎白·穆雷玛称赞,在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、生态系统退化、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危机方面,中国政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这在论坛中得到充分体现。
此外,本次会议还审议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、《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》和《名古屋议定书》缔约方会议闭会期间的工作进展情况等,通过了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秘书处提出的2022年临时预算,为下一阶段的会议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“在疫情还在蔓延的特殊情况之下,我们还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进展,表明我们有能力适应变化,并且能够在明年举行的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新的进展。”伊丽莎白·穆雷玛透露,第二阶段,各缔约方还将持续推进未决的问题,包括在昆明达成兼具雄心、务实和平衡的框架,制定与框架匹配的金融支持和机制等。(完)
餐饮业复苏回暖,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******
“忙并快乐着”——这是很多餐饮人近期的共同感受。
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密集优化调整,国内餐饮市场加快复苏,大街小巷再次点燃浓浓烟火气。
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,位于山东济南大观园景区的“城南往事”客流量猛增。“1号晚上11个房间全满,等餐区也坐得满满当当,一直到晚上10点半还没忙活完。”店长王一举说。
让王一举兴奋不已的,还有年夜饭的预订情况。“11个房间全订满了,大年初二也订出去好几间了。”他说,元旦和春节是餐饮市场复苏的试金石,大家有信心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。
“城南往事”工作人员接听顾客预订电话。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摄
近期,各地相继推出政策举措,加快推进餐饮市场复苏:重庆通过分批发放消费券、启动跨年迎新消费节等措施,促进餐饮零售等消费;武汉餐饮业协会联合餐饮企业推出煨汤滋补美食节、邻里年货节等系列活动;天津启动跨年暖心购物季,带动商圈烟火气加速回归……
美团数据显示,多地餐饮消费出现不同程度恢复,线下门店客流逐步增长。元旦假期前两日,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较前一周同期增长超1倍。其中,江苏、浙江等地相关交易额增长超230%。
复苏暖意渐浓的同时,越来越多餐饮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,加快转型升级步伐。
“莜面鱼鱼”“莜面村三种蘑菇”“胡萝卜焖饭”……只见数百个产品研发项目在多维表格里清晰排列,项目负责人、完成进度、优先级一目了然。
西贝餐饮研发经理崔雯雯告诉记者,过去企业在信息流转环节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和时间成本,通过引入飞书多维表格等数字化管理工具,实现项目流程自动化,方便资料归档和数据沉淀,帮助企业高效推进研发项目管理。
“餐饮业正在拥抱新的数字化经营主场。我们希望通过对产品研发、门店运营、巡检记录、供应商需求反馈等信息的标准化管理,提高餐饮门店数字运营能力,助力更多连锁企业和中小商家降本增效。”飞书企业效能顾问马金歌说。
西贝食品工程部应用飞书多维表格管理产品研发。(受访者供图)
智能青提剥皮机仅用1分钟就能为一筐青提去皮,智能水果去核机4分钟完成1公斤橄榄去核……在新茶饮品牌喜茶的一家门店里,记者看到各类智能设备正在高效运转。
“专业智能设备的应用,不仅减轻了人员工作压力,提高生产效率,还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一杯产品的口感都是一致的。”喜茶相关负责人说,企业组建了专业智能设备研发团队,目前已推出3款智能设备并在门店进行大规模应用。
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“2023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”显示,作为供给端升级核心推动力之一,数字化为餐饮业带来深度变革,未来,餐饮市场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,还体现在前端场景和客流量的竞争、后端系统和供应链的竞争。
“随着数字管理系统、移动支付、大数据等发展普及,越来越多企业推出线上化、数字化运营模式,加大智能设备投入和使用,餐饮商家数字化改造进程加快,将进一步推动全行业转型升级。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说。(新华社记者 王雨萧)